
01 運動的益處與運動損傷
運動是人們保持健康和愉悅生活的重要方式。通過運動能提高身體的代謝率,燃燒更多的脂肪能量,從而有效減少脂肪,保持肌肉的含量,降低慢性疾病的風險,通過有規(guī)律的運動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健康,可健腦,改善記憶力。國內外有相關研究也表明,運動能夠刺激激素的分泌,保持腦細胞的增長,對于預防老年癡呆也有一定的好處,還能提高睡眠質量。
隨著運動醫(yī)學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的大量引用,運動醫(yī)學為防御和治療疾病提供了更為科學有效的措施,為消化、神經、呼吸系統等出現的疾病提供了更好的防御和治療方法,并且療效顯著。然而在運動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如不正確的姿勢、運動前的不適當熱身、不合適的運動環(huán)境、不合理的運動方式及運動量等都可能導致運動損傷的發(fā)生。因此,了解運動損傷及在第一時間如何正確處理,對于每一個運動愛好者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02 運動損傷的常見類型
?肌肉拉傷:常因外力的直接或間接作用導致肌肉過度活動或被動伸展而造成肌肉拉傷,會出現局部疼痛、紅腫、淤青等不適癥狀;
?肌肉挫傷:肌肉挫傷是由于沖撞器材或彼此沖撞而導致,一般表現為腫脹、皮下出血、疼痛等癥狀;
?韌帶損傷:姿勢不當或負重時,關節(jié)扭傷或肌肉突然收縮可以拉斷少量的纖維,造成小關節(jié)微運動錯位,從而導致韌帶損傷;
?腰、踝扭傷:腰、踝扭傷主要是在運動過程中,由于身體重心和肌肉不協調而導致腰、踝部扭傷;
?骨折:骨折主要是在運動過程中,身體某個部位遭受了直接或間接的猛烈沖擊而導致,會出現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等情況;
?肌肉痙攣:寒冷刺激、電解質丟失過多、肌肉連續(xù)收縮過快、疲勞等因素都會造成肌肉痙攣的情況出現。

03 各類運動損傷的處理
?開放性損傷
表現為局部有組織液滲出或血液自創(chuàng)口流出。
(1)傷口處理
① 表面損傷: 用生理鹽水或 70%-75%的酒精消毒后,涂上2%的紅藥水或2%的龍膽紫藥水;
② 皮膚損傷: 取出異物,灑消炎粉紗布包扎
③ 皮下組織損傷撕裂,應到醫(yī)院縫合,消炎包扎。
(2)止血傷口出血較大時,應先止血,后處理傷口。常用的急救止血方法有:
① 抬高傷肢法:對小動脈、小靜脈有良好的效果,適用于四肢;
② 間接指壓法:用于出血動脈的近心端,以手指用力將動脈壓在骨上止住出血。
?閉合性損傷
指局部皮膚與粘膜完整,無裂口與外界相通,損傷時出血積聚在組織內,這種損傷在運動中最為多見。常見的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有挫傷、肌肉拉傷、關節(jié)韌帶扭傷等。挫傷的癥狀表現為單純挫傷 (無并合癥) 僅在傷部有疼痛、腫脹、皮下出血壓痛、功能障礙等。嚴重挫傷有并合癥時,可出現全身性的癥狀。肌肉拉傷表現為局部疼痛、壓痛、腫脹、肌肉緊張痙攣和發(fā)硬,并出現功能障礙。關節(jié)韌帶扭傷后表現為疼痛、腫脹、皮下出血、皮膚青紫、關節(jié)間增厚、明顯壓痛等。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處理
早期: 傷后 24-48 小時,此期病理變化的主要特點是組織撕裂或斷裂,出現血腫和水腫,發(fā)生創(chuàng)傷性炎癥,損傷局部表現為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處理原則:止血、止痛、防腫、制動和減輕炎癥反應。處理方法:PRICE原則是指:保護(P,Protect)和休息(R,Rest),冰療(I,Ice),包扎壓迫止血(C,Compression),.抬高患肢(E,Elevation)制動、冷敷、加壓、抬高,還可適當使用消炎止痛藥物。
① 制動和休息:立即停止運動,使患部保持不動狀態(tài)。運動終止后的制動能控制腫脹和炎癥,把出血量控制在最小限度。
② 冷敷: 在應急處理中效果最明顯。能減輕疼痛和痙攣,減少酶的活性,減少機體組織壞疽的產生,受傷后4~6h內產生的腫脹也能得到一定控制。冷敷還能使血液黏度增加,毛細血管浸透性變小,減少流向患部的血流量。冷敷是間斷性實施的措施,每15~20 min需要暫停一下,并以毛巾與皮膚隔離,以免凍傷。
③ 加壓: 急性損傷一般都采用加壓包扎法,使患部內出血和瘀血減輕,防止浸出體液滲入組織內部,促進吸收。加壓包扎方法很多,可以把浸水的彈力綁帶放進冷凍室,同時給以加壓和冷敷作用。也可以用毛巾或紗布來加壓包扎。注意包扎后每隔一段時間要檢查末端循環(huán),以免包扎過緊導致組織循環(huán)障礙。
④ 抬高: 把患部提高到心臟的位置,和冷敷、加壓一樣,抬高對減輕內出血有明顯作用,可以減輕損傷部位的血液和體液壓力,促進經脈回流相對減輕患部的腫脹和瘀血。
如果過早活動受傷部位,不僅會加重出血現象,還會使損傷加重,令恢復時間加長。

在運動損傷發(fā)生后,第一時間進行正確的處理,對于減輕疼痛、預防二次傷害、促進傷口愈合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肌肉拉傷和扭傷發(fā)生后,立即進行冰敷,可以有效地減輕疼痛和腫脹。在骨折發(fā)生后,進行適當的固定,可以避免移動受傷部位,防止二次傷害等。
04 一般運動損傷如何預防
?加強思想教育,包括安全教育、組織紀律性教育。
?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及運動量,特別是應注意學期開始、長假之后的恢復訓練,并加強全面的身體鍛煉,全面發(fā)展身體素質,加強技術教學、合理安排運動量。訓練中注意動靜結合,上下肢交替練習,避免局部負擔過重。
?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既要有一般性準備活動,又要有專項準備活動。
?加強易傷部位的訓練,加強相對薄弱部位的訓練,提高它們的功能是預防運動損傷的積極手段,例如各種加強關節(jié)穩(wěn)定性的力量練習。
?根據運動項目特點,針對地加強保護,把全面練習與專項練習有機結合起來。
?加強醫(yī)療體檢。定期體檢,主動詢問、主動觀察,防患于未然加強場地、器材管理,排除不安全因素。

運動是人們保持健康和愉悅生活的重要方式,然而在運動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都可能導致運動損傷的發(fā)生。因此,了解運動損傷的基本知識,以及在第一時間如何正確處理,對于每一個運動愛好者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同時,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都可以有效地減少運動損傷的發(fā)生。